农苗网

|

新疆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疆资讯 > 正文

新疆生态农业发展变化巨大,富裕农家

发布日期:2019-09-21 22:32:22  来源:博州零距离   作者:博尔塔拉报  浏览次数:3249

新疆苗木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9月20日,《博尔塔拉报》1版(点击图片可放大看)。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一阵风吹过,

稻香扑鼻。

简江胜站在田埂上眺望,

村里的千亩稻田向远方绵延。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9月10日,距收割稻子还有一段时间,博乐市小营盘镇塔翁哈木尔村党支部书记简江胜早早来到田边走一走看一看。简江胜说:“我们的耕地属于下潮地,适合水稻生长。全村很久以来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近年来,农户摒弃了传统观念,不再‘唯产量论英雄’。”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大丰收的场景。于苏甫·艾尼摄


2017年起,简江胜积极引导农户走种植绿色水稻之路。“我们村以保护水源和土壤为目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品种,努力实现水稻减肥增效。”简江胜说。


“种了十多年高产水稻,突然换个品种,还不能多施肥,我们都担心收入会减少。”种了新品种,收入能否赶上以往,塔翁哈木尔村种植户冷春雷心里没了底。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大型机械春播航拍图。于苏甫·艾尼摄


去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冷春雷种了100亩新品种水稻,让他没想到的是,稻子还没成熟,就有公司上门找他签收购协议。


“原来绿色水稻这么受市场欢迎!”冷春雷感慨。


“前些年,种水稻,每亩地要施40公斤化肥,自从有了新理念,种了新品种,我们就施农家肥,一亩地用化肥不到10公斤,我明显感觉到土壤不结块了。”冷春雷说。


和冷春雷同村的种植户刘昌炳,早在2016年就探索出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稻田养鱼、养鸭”模式。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稻田里养鱼。于苏甫·艾尼 摄


为了让鱼、鸭长得好,水稻不施化肥,施少量有机肥;不用农药,改用物理技术除虫,这样养出来的鱼、鸭很快能得到市场认可,这让刘昌炳分外欣喜。


刘昌炳说:“如今,生态环保观念已深入人心,大家都愿意尝试种植新品种,对化肥、农药的态度从‘政府不准用’,变成‘自己不愿用’。”


和刘昌炳一样有着创新思维的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夏热勒津村村民王艳玲,她在当地开启了“稻田养蟹、养虾”模式。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稻田里养鱼。于苏甫·艾尼 摄


“政府倡导生态环保,引导农户施农家肥,不打农药,稻田里的水就是没有污染的,是天然鱼塘,那我就借力用力,变‘劣势’为优势,正好利用起来。”王艳玲说。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小荷度假村荷花池航拍图。于苏甫·艾尼 摄?


去年,王艳玲购买了3万只蟹苗,初次尝试“稻蟹共生、稻虾共生”的立体种养模式。“当年,螃蟹丰收了,前来购买螃蟹的人络绎不绝。”王艳玲说,“稻蟹共生”的种养模式能为王艳玲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而绿色水稻也在没成熟前就已全部被预订,每公斤比市场上的普通水稻高10元。今年,王艳玲又在稻田里养了8万只螃蟹。


“中秋节一过,螃蟹就陆续上市了,希望今年也能卖个好价钱。”王艳玲期待着。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荷花池一景航拍图。于苏甫·艾尼摄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田园牧歌、寻找乡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现在,王艳玲所在的夏热勒津村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了,今年8月,来王艳玲农家乐赏荷、垂钓、吃饭的游客,一天较多超过1000人。


发展成就巡礼 | 生态农业富农家

小荷农家乐。


“我已经尝到了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甜头: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旅游发展快速起步……保护好绿水青山,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王艳玲说。

 
  • 下一篇:
  • 上一篇: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